浏览数量: 38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8-09-14 来源: 本站
尽管中国近期经济发展放缓且人民币贬值,英国中小型企业在涉及进入中国市场时仍有充分乐观的理由。
近期,桑坦德银行就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2014年英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了139亿英镑,同比增长12%,中国现已成为英国第四大出口市场[1]。而出口额的大部分仍被大型富时(FTSE)上市企业主导,例如英对中目前最大单一出口公司——捷豹路虎,以及其他如博柏利和劳斯莱斯等向中国出口多于其他国家的企业。
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也有越来越充分的理由使其对在华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出于一系列原因,中小型企业很早就发现,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其进入中国市场更难。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缺乏能够在中国市场长久立足的充足资源和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的充足时间。同样的,监管障碍、难以获得优质的市场情报、知识产权可能受到侵害以及可能无法将利润带回英国的担忧等使得许多英国中小型企业放弃进入中国市场,而选择优先发展距离本国较近的、相对“容易”进入的市场,更何况这些企业对接近如此庞大、复杂和具有文化差异的中国市场还怀有焦虑不安。
但是,中国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环境显然为消费和高科技领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乐观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国家领导人正在寻找使本国经济远离依靠出口和投资的发展模式向扩大消费模式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对于更高品质的进口产品和服务拥有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同样的,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将有望于2020年突破6亿[2]。这群人正在帮助中国形成更加成熟的消费市场,同时也在促使中国的制造商提升产业价值链。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现在十分重视科技和创新在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如“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互联网+”提议,显示出中国企图利用创新力量,以提升其基础设施来确保更持久的增长。对于创新技术的这一渴求为涉及信息和通讯技术、清洁能源、生物科技、电子商务、新材料和机器人等领域的英国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投资,英国中小型企业也应密切关注中国企业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为英国企业带来了和中国企业在英国或第三国市场进行合作的广泛机会,也带来了获得中国企业、风险投资公司或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可能。通过后者,英国中小型企业可利用中国投资合作伙伴带来的资源和人脉网络进行发展。
归根结底,任何英国中小型企业在企图成功进军中国市场前总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中国市场的真正需求是否吻合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并判断是否其产品或服务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便顺应市场需求。中国在2024年将可能变成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3],许多跨国公司也已纷纷将全球发展计划的重点放在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英国的中小型企业也很可能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